第二次來到緬甸,更深入的認識到緬甸的教育狀況。但一言以蔽之,要是我,我不願意在這樣子的學制下學習。每天除了上緬校,還要上華校。有的華校甚至清晨五點半就開始上課,而有的下午六點半七點才下課。每天讀十二、三小時的書,還有童年嗎?

當學生的苦 當老師的也許更苦

讀書這麼多,前途好嗎?原來華校在緬甸是不被承認的,於是乎,要不是去打工,出路就只有前往台灣或中國大陸升讀大學,亦碰一下運氣看能否拿獎學金。要升讀本地大學?你只能考緬校十年級時的「高考」。
而當老師的也苦。工資低,就是大約港幣一千元,而由於各校有不同數目的免費生,導致入不敷支,老師工資都可能承擔不了,有些學校還要趁農曆新年,由老師帶著孩子到臘戌巿內募款。而更致命的,是老師質素問題。由於老師難尋,除了年老教師外,新入職的就是些還在就讀高中的老師。而這批新老師,過些年還可能到外面打工放棄教書。

華校如何走下去?

一切一切,都是這麼艱難。上學的困難,辦學的更困難。我自是佩服當年國民黨孤軍辦學承傳中文的決心與勇氣,而心裡頭,是想著華校的未來。放眼國際,哪裡有學生同一天要去兩間學校就讀?觀乎緬甸的開放政策,觀乎國際趨勢,這一切,放在未來大概不能持續吧?要讓這一切正常化,讓學童上少一間學校,讓學童過個美好童年,是要讓緬甸承認中文,讓中文課融入緬校課程以承傳中文?但這樣華校會被取替嗎?還是要緬甸大學接收華校學生?承認華校的學歷?

旅途中,聽某華校校長說,兩三年前開始,緬甸政府開始借用華校校舍舉辦農村選舉,這算是官方某種程度的承認吧。而在仰光,中文就是中文,並不稱作果文,而合作伙伴說現在已有機構在研究中文教育課程本地化,即不再上台灣或內地的歷史課而是用中文上緬甸歷史,而這也許是中文融入緬校教育的第一步。唯之後,再聽到合作伙伴一句發人深省的說話:「一直用著內地或台灣的教材,你自己都不承認緬甸人身份,你怎麼要求緬甸政府承認你?」這裡,又牽涉到身份認同問題。一直對緬甸身份認同感薄弱的華人後裔,會願意採用嗎?

 

到底華校該如何走下去……